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D.新航路开辟 |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师孙立群教授说过:“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 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 D.“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工场手工业 |
观察下列一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分析错误的是
|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 | 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
| C.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 D.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
下边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
| B.先进的纺织技术 |
|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 D.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
|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
| C.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
| D.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