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真题)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
|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
|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
|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
国王的权力特别是在立法方面的权力受到了某些限制,法案的提出与通过不再是国王的特权,但国王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神圣的权力”,他是军队、教会和文官的首脑,他有否决议会立法的绝对权力。据此判断,该“国王”指的是()
| A.英国女王 | B.德国皇帝 | C.法国总统 | D.美国总统 |
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
|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
|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
|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 |
|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
|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
|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
|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