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下列哪一作品与其风格最接近( )
A.《最后的晚餐》 | B.《人间喜剧》 |
C.《牧神午后·前奏曲》 | D.《等待戈多》 |
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
B.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
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
甲午战后,严复谈道:“四千年文物,九万里中原,所以至于斯极者,……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其用意虽有公私之分,而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而无或敢为异同者则均也。因其劫持,……而是非淆、廉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也。”材料反映了严复:()
A.对“中体西用”的继承 | B.借经学宣传维新变法 |
C.极力推崇儒家伦理道德 | D.反对传统的教化学术 |
傅斯年在《新潮》发刊词中,要青年学生“去遗传的科举思想,进于现世的科学思想;去主观的武断思想,进于客观的怀疑思想;为未来社会之人,不为现在社会之人;造成战胜社会之人格,不为社会所战胜之人格。”这里主要反映的是:()
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思想 |
B.洋务派李鸿章等人的“中体西用”思想 |
C.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新文化”思想 |
D.毛泽东等人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 ③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④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