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一书中首次提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大区的拼盘。”
——《令世界震惊的奇迹:团结就是力量》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5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5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5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此是( )① 土地改革 ② 人民公社化 ③ 农业合作化 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破产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批林批孔运动
C.四五运动 D.粉碎“四人帮”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

A.二十年代末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任务的运动是( )

A.整风运动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反”“五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