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先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2008年10月20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术盛会。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
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D.南方剧种传人北京后融合而成 |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二……真要学美国人的作法,那就学学人家开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古董,把喜欢外来文化的人都斥为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在美国,如果一个学者着迷于中国文化,并大肆鼓吹中国文化高于美国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这不是因为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是人家珍惜对外来文化的热情和研究。在中国,谁要说美国文化高于中国文化,你看看会引来多少唾骂?……所谓“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国有国学吗?》
回答:
(1)材料一中“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哪一教育主张有关?又与其什么思想相矛盾?谈谈你对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
(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触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帝国文化’’的“定型”与“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就中国举一例说明“崇洋媚外”“往往是盛世之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发展?
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