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美苏两级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
|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但事与愿违,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的影响是()
|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
| B.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
| D.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 B.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
| C.历史是心理状态的反映 |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华沙条约组织 |
| C.欧洲共同体 | D.不结盟运动 |
下表是马克·卡尼斯和约翰·加拉蒂在《美利坚民族》一书中的一份民意调查。调查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时间 |
接受白人、黑人邻居 |
时间 |
接受白人、黑人通婚 |
|
| 白人 |
黑人 |
|||
| 1964年 |
20% |
1968年 |
17% |
48% |
| 1994年 |
60% |
1994年 |
45% |
68% |
A.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
B.美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得到宪法的保护
C.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逐步减弱
D.美国政府随着经济发展协调民族关系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其要点包括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和周围驻扎军队;根据日本政府请求美国可以镇压日本国内发生的爆动和骚乱。这一条约的签订()
| A.推动了中苏两国的结盟 |
| B.给日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 |
| C.是朝鲜战争带来的必然结果 |
| D.意味着美国亚洲战略的全面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