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③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他们同美国竞争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美国更快地发展 | B.促进自身更加强大 |
C.有利于世界和平 | D.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1946年政协会议 | D.北平和谈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
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