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的这段历史。在这一 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请回答:
(1)请问:14-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有人说:14-16世纪的历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历史。这里的“人被发现”事件的内涵是什么?那“世界被发现”又指什么事件?
(3)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一说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所达到的地方。
(2)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罗马的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3)从罗马帝国的所处地理位置,分析它对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
观察下面二幅地图及上面探索题中《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波斯帝国疆域图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
(1)比较一下,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及罗马帝国的疆域有什么异同?
(2)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3)结合上面世界地图,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
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又四百余城,小国隶属者数十。……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至恒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秦”是指古代的哪个国家?
(2)材料记载大秦王安敦遣使到中国具体是哪一年?这个史实记录在哪部书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
③材料三能说明什么?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18分)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这年8月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材料二:在时间意义上是一个新年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历史的见证(见图一)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任举两例)
(2)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起点”和“终点”分别指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民国取代了帝国”发生在哪一年(以公元纪年)?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