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动物皮肤颜色的基因A、B、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三种酶催化的代谢反应如图。显性基因越多,控制合成的相关酶越多,合成的色素也越多;酶1、酶2和酶3催化合成黑色素程度相同;隐性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含量程度不同,皮肤颜色呈现不同的深浅。现有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昆虫交配,子代可出现翅色性状的种类及其与母本相同性状的概率为
A.3,1/4 B.5,1/4 C.5,0 D.9,3/8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可见藓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不均且呈运动状态 |
B.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深度与琼脂块体积呈正相关 |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选用材料和试剂可以是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和斐林试剂 |
D.用健那绿处理小麦根尖后在高倍镜下可见蓝绿色线粒体和绿色叶绿体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CO2可以直接穿越8层磷脂分子参与光合作用过程 |
B.细胞内的ATP不一定都在生物膜上合成 |
C.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D.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
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和Ⅲ的某过程 |
B.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下图表示夏季时半阴生高等植物——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基本不变 |
C.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会明显增大 |
D.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总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