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分别是物质构成和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请你填写图中①和②。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②氮气③尿素④可燃冰⑤聚乙烯⑥金刚石

(1)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以MnO2固体为原料制取少量MnCO3,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MnSO4与MnCl2都可溶于水;MnCO3难溶于水且在100℃时开始分解。

(1)反应①为化合反应,产物为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MnSO4反应的有  

A.稀硫酸 B.BaCl2 C.盐酸 D.Na2CO3

(2)操作a要用到的实验用品中,除玻璃仪器外,还有  (填具体的实验用品)。

(3)产品MnCO3(Ⅱ) 比MnCO3(Ⅰ) 更纯净,原因是产品MnCO3(Ⅰ) 经过洗涤、烘干以后,表面附着的H2O及  (填化学式)等杂质已被除去。

(4)为了获得纯净的MnCO3,烘干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现有相同质量且相同形状的锌和铁两种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M代表  (填“铁”或“锌”)。

(2)请写出锌和铁两种金属中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快的化学方程式: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现向一支盛有少量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可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是:有  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从微观层面分析,沉淀是Cu2+与OH相互结合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  

(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当温度为t 3℃时,要将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100g变成饱和溶液,需要加入   g甲固体(不含结晶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