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白,下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说法错误的是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
B.该条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
C.此肽链中氨基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S-S-”,具有维持活性的作用 |
D.G蛋白是在细胞中的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原因是该菌能合成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菌以胞吞方式进入人体细胞 |
B.该菌使人类细胞更易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
D.人类在感染该菌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清除 |
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并杀死入侵乳白蚁的真菌。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 |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面对该表格分析中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h,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h,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张开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下图(ABA代表脱落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S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速率 |
B.ABA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 |
C.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上升 |
D.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