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 ℃(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其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_______。
(2)当E>C时,可采取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若遇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 __光最有效。当E=B时,若往温室内充入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 (用“”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 ℃,图甲曲线中a点和A点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4)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下面是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据图回答:
(1)图A属于_____分裂的____时期。
(2)图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含有__ _条染色体。
(3)图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它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_______。
将酵母菌研磨,取出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
(1)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液,一段时间后各试管内的主要物质是:甲 ,乙 ,丙 。
(2)丙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总反应式是 。
(3)再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乙试管的产物是________。
(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做(1)题,甲试管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5)如果要检测是否产生酒精,则可用橙色的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变成 色。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题中如有“[ ]”,请在其中写出结构的标号,横线上写有关内容):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的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蓝藻与这两种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如果将B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分离的现象。
(3)若B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没有的结构是[ ] 和[ ] 。
(4)A细胞内与蛋白质形成、脂质合成都有关的结构是[ ] 。
(5)与蛋白质合成场所形成有关的细胞核结构是 。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 、 。
(2)在椭圆框内依次填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 、 。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4)水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
(5)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 ,场所为 。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 阶段,进行的部位是 ;B表示 阶段,进行部位是 。
(2)写出图中①~⑤所示物质名称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