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某动物毛型有关的有两对基因(A、a与B、b),其中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出现特殊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aaBB和AAbb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B.若F2普通毛型中有4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C.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特殊毛型个体兔中杂合子占3/7
D.若要从F2中筛选出双隐性的特殊毛型个体,可用F2中的特殊毛型个体分别与亲本杂交
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不等于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A.M和N | B.2M和N | C.2M和4N | D.4M和2N |
下列各图可能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代产生的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 精子: R:r="3:1" | B.卵细胞:R:r="3:1," 精子: R:r=3:1 |
C.卵细胞:R:r="1:1," 精子: R:r="1:1" | D.卵细胞:R:r="3:1," 精子: R:r=1:1 |
如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和② | B.②和④ | C.③和⑤ | D.①和④ |
如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
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