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植物根对水分子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
人工脂质双分子层两侧溶液中的钾离子存在浓度差。若在双分子层两侧插入正负电极,并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则钾离子可由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缬氨霉素的作用是( )
A.提供载体和能量 | B.破坏人工膜 |
C.提供能量 | D.作为钾离子的载体 |
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
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
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
D.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两层磷脂分子层 |
下列结构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A.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
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 D.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 |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的磷脂双分子层数是()
A.6层 | B.12层 | C.4层 | D.8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