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这有利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致化新格局
③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④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地震、旱灾、涝灾、泥石流……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 B.中华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
| C.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
| D.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 )
| A.土尔扈特部东归——团结统一 | B.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
| 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
近年来,各地涌现了许多“最美”典型,他们虽然很平凡,但能唤醒我们对善与美的无比渴望。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大善与大美,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正义与正能量,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一种精神,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可以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对其他文化全盘吸收
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④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
| A.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 B.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
| C.生生不息、博大精深 | D.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