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英文单词“paper”是从“papyrus”(纸草)演变而来。纸草曾被历史上某早期文明地区的居民制作成为书写材料,该地区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体裁角度,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兼具文献和口传两种属性的是
| A.《汉穆拉比法典》 | B.《荷马史诗》 |
| C.帕特农神庙 | D.炎黄传说 |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郑观应《盛世危言》载:“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学管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船炮之利,某厂价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对该材料的最佳理解是
| A.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并加以仿制 | B.俾斯麦的话具有预见性 |
| C.中国学习技艺且以购买为主 | D.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材料反映的主要是
| 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
|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 |
| C.中外生产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
| D.当时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在下图反映罗斯福新政的漫画中,罗斯福被描绘成了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了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这一漫画的主旨是
| A.山姆大叔的病情很严重很难医治好 |
| B.新政扩大了罗斯福总统的行政权力 |
| C.新政的有效实施得益于行政权的强化 |
| D.新政使国会失去了对总统的牵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