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柳枝①·江南岸
(宋)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技;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注释】①柳枝:即“杨柳枝”,词牌名。本词多次提到“柳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一般来说,妻子都希望丈夫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可词中女主人公反而希望丈夫到京城百事不利,事与愿违。这合情理吗?为什么?(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雨虽多,不害稼。”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②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请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3)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放 船【注】
【唐】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放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注】放船:坐船顺流而下。
(1)本诗前四句与诗题“放船”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
(2)后人评价“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两句写得“入神”,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卢举使河源
(唐)张谓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别滁①
(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此诗作于作者离别滁州赴扬州之际。
(1)两首诗都写到离别时的音乐,请简要分析两诗中作者描写音乐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两诗第三句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题。
晚登江楼有怀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 这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与“欲沾巾”? 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代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
(2)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