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 A.天赋人权的思想 | B.直接民主的思想 |
| C.代议制民主思想 | D.社会契约的思想 |
建国初期,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
| A.《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
| B.《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
| C.《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 D.《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
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这成为珍贵的历史镜头。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如何坚持抗战 | 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
| C.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
| C.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最后结局 |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抗日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 |
红军长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没有发展空间,要寻求更大的地盘 |
| B.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基础差,不足以抵抗国民党的围剿 |
| C.敌人力量过于强大,红军无力抵挡 |
| D.“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