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大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沸点: HI> HBr> HCl >>HF | B.原子半径大小: Na >Mg > O |
C.酸性:HClO4>H2SO4>H2SiO3 | D.还原性强弱: F-< Cl-<I- |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教育博客
A.X>Y>Z | B.Y>X>Z | C.Z>X>Y | D.Z>Y>X |
砷为第四周期 V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可以有-3、+3、+5等多种化合价 | B.砷原子的第3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
C.H3AsO4的酸性比H3PO4弱 | D.砷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磷化氢的强 |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 浓度变大,有O2放出 | 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 |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 D.溶液中OH-数目不变,有O2放出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种溶液,当它们的体积比为3:2:1时,3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 B.1:2:3 | C.3:2:1 | D.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