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进行,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增加C的质量 |
|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
| C.加入催化剂 |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氦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
| 物质 |
X |
Y |
Z |
| 初始浓度/mol·L-1 |
0.1 |
0.2 |
0 |
| 平衡浓度/mol·L-1 |
0.05 |
0.05 |
0.1 |
向一定量的 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比较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NaHCO3>Na2CO3 |
| B.还原性:I->Br->Cl->F- |
| C.氧化性:F2> Cl2 > Br2>I2 |
| D.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互滴时两种操作现象相同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
|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
|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
|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
据报导,在全国各地发生过多次因混合清洁剂引起氯气中毒的事件。据此推测相混合的清洁剂中最有可能含
| A.ClO4-、Cl-、Na+ | B.ClO-、Cl-、H+ |
| C.NaClO、NaClO3 | D.NaClO、NaCl |
某溶液中Cl-、Br-、I- 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Cl-、Br-、I- 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 物质的量的
| A.1/2 | B.1/3 | C.1/4 | D.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