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C2H2(g)+5/2O2(g)=2CO2(g)+H2O(l) △H= -1300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
B.有44.8LCO2气体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
C.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
D.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
B.100mL0.1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A |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
D.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目为3N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的摩尔质量是32g |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C.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它是碱 |
D.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它是非电解质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还田,以增加土壤肥力 |
B.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1m=109n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热量 |
B.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 |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