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占领华尔街运动由一小批年轻人发起,发展成全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并蔓延至欧洲,引发对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其中有一些人认为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因而产生了一股 “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 B.这种现象说明经济危机下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 |
| 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出现 |
| 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人们的进一步关注 |
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辰时相当于现在二十四小时记时的
| A.01:00时 ~ 03时 | B.03:00时 ~ 05时 |
| C.05:00时 ~ 07时 | D.07:00时 ~ 09时 |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史实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没有价值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明清小说时,把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和通俗小说《三言两拍》《水浒传》放到了一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一起不合适,前者属于艺术而后两者属于文学 |
| B.放在一起合适,都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文学是世界的,是共通的 |
| C.放在一起不合适,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时代的文艺成就 |
| D.放在一起合适,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所指()
| A.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 B.作者为屈原遗作的爱国志向所感动 |
| C.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 D.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