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发生变化 |
D.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2NH3·H2O+CO2=2NH4++CO32-+H2O | |
B.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2CO32-+SO2+H2O=2HCO3-+SO32- | 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SiO32- + 2CO2 + 3H2O =H4SiO4↓+ 2HCO3— |
D.足量的Ba (HCO3)2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 |
2H++SO42-+Ba2++2HCO3-=BaSO4↓+2CO2↑+2H2O
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原子序数:b>a>c>d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D.原子半径:B>A>D>C
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既可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对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
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绿色;
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
⑤装有铂丝的孔穴中固体没有溶解;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⑤ | D.②⑤ |
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进行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
B.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III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或11或25 |
D.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关于氮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其合成氨的低温催化剂研究、模拟生物固氮是提高氮气合成氨生产能力的最新方向 |
B.久置浓HNO3呈黄色,是由于HNO3具有不稳定性 |
C.铜分别与浓HNO3、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2、NO,所以浓HNO3氧化性小于稀HNO3 |
D.氮化镁与足量盐酸反应,能生成两种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