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
| B.直接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 |
| C.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
| D.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产生危机 |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 B.中国最早的纸币 |
| C.国家发行的债券 | D.兑换货币的凭证 |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
|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
|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