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2.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3.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2.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1~2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2.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 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A.

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

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

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

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

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3.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
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