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匀变速运动规律时,获取一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的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则:
(1)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_______
A.交流电压的高低 | B.墨粉纸盘的大小 | C.纸带的长度 | D.交流电的频率 |
为减小实验误差,通常采取隔相同点取计数点的方法,如上述实验小组,其选取的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
(2)在第二条纸带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_______ m/s;
(3)由上述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下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cm,
(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介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10V B.直流电流5Ma C.欧姆×100 D.欧姆×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1.0A),L为待测小电珠,V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
),A为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
),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____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合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_点至____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
=cm,
=
在“探究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忽略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木块B左端有一弹簧测力计a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细线将弹簧测力计a与木块B相连,现用水平力Fb拉弹簧测力计b,使木块A向右运动,使木块B处于静止状态,且木块B较长,实验过程中木块B不从木块A上掉下来。
乙方案:用水平力Fc拉弹簧测力计c,,使木块A向右运动,木块B左端细线固定在竖直墙壁,使木块B处于静止状态,且木块A不从木块B上掉下来。
(1)若木块A和木块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某次实验,当甲图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当乙图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c示数为50N,则:
甲图中算出的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为;
乙图中算出的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乙为
(2)你认为(“甲”、“乙”)方案,所求得的动摩擦因数更接近真实值。
简述理由。
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着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让小车在小吊盘内的细砂和小吊盘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
B.平衡摩擦力时,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小吊盘内的细砂和小吊盘,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吊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测出相应的加速度,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小车的加速度a/(m·s-2) |
1.25 |
1.00 |
0.80 |
0.50 |
0.40 |
小车的总质量m/kg |
0.400 |
0.500 |
0.625 |
1.000 |
1.250 |
小车的总质量m的倒数m-1/kg-1 |
2.50 |
2.00 |
1.60 |
1.00 |
0.80 |
根据上表数据,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进一步直观反映F不变时与m的关系,应该
选为横坐标,选小车的加速度a/(m·s-2)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
(3)建立坐标系在答卷纸上画出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