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 B.伽利略、牛顿 |
C.伽利略、爱因斯坦 | D.亚里士多德、牛顿 |
电动机的内电阻r=2Ω,与R=8Ω的电阻串连接在线圈上,如图所示.已知线圈面积为m2,共100匝,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在B=
T的匀强磁场中绕OO´以转速n=600r/min匀速转动,在合上开关S后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5![]() |
B.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10![]() |
C.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1000W |
D.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800![]() |
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一段轨道, P点是这段轨道的最高点,A、B、C三处是过山车的车头、中点和车尾。假设这段轨道是圆轨道,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受牵引力,所受阻力可忽略。那么,过山车在通过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
B.车的中点B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
C.车尾C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
D.A、B、C通过P点时的速度一样大
S1和S2分别表示劲度系数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体,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右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S1在上,a在上 | B.S1在上,b在上 |
C.S2在上,a在上 | D.S2在上,b在上 |
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D.在t=6t0时刻,A、B相遇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波长相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
B.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能量增大 |
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 |
E.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