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圆环以它的直径为轴做匀速转动,圆环上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ωB,则( )
A.vA = vB ωA = ωB B.vA ≠ vB ωA ≠ ωB
C.vA = vB ωA ≠ ωB D.vA ≠ vB ωA = ωB
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c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在b、d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
,
.已知六边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是哪一条()
A.![]() |
B.![]() |
C.![]() |
D.![]() |
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
B.这两点电荷一定等量同种电荷 |
C.D、C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
D.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 |
关于点电荷、元电荷、试探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B.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 |
D.点电荷、元电荷、试探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 |
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
)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
为了直接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变化以及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ΔE,则这一实验需验证的关系式是
A.ΔE=(m1-m2-m3)c2 | B.ΔE=(m1+m3-m2)c2 |
C.ΔE=(m2-m1- m3)c2 | D.ΔE=(m2-m1+ m3)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