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 |
C.上清液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 |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
D.促进物质的运输 |
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 |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A.子代噬菌体DNA | B.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
马和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
D.着丝点数目不同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人类探索历程中关于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C.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时,运用了差速离心法 |
D.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