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反应CO(g)+2H2(g) =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
|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H=—510 kJ·mol-1 |
| D.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烯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②标准状况下,a 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
③7.1 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④1 mo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7×6.02×1023
⑤500 mL 1 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1.5×6.02×1023
| A.①④ | B.②⑤ | C.③④ | D.②④ |
2008年5月我国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 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
|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
|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
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
变灰暗
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 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 |
|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
|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
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推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移构建新知识的方法。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 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
|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
| C.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
| D.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
|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 C.溶解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
| D.水受热不易分解,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