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工矿用地
沼泽地和滩地
其他
1954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该地形区是 (    )

A.太湖平原 B.山东丘陵
C.三江平原 D.黄土高原

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南昆铁路区位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昆铁路的建设使西北地区拥有了出海通道 
②南昆铁路东起南京,西至昆明 
③南昆铁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条“扶贫铁路线” 
④南昆铁路是我国国内到目前为止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在(  )

A.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
B.城市交通便利的几何中心处
C.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D.居民住宅区内

济宁、扬州等运河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a城市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材料三: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之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
(1)a城至今能够保留大量的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业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2)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影响
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