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可能位于(   )

A.墨累一达令盆地 B.西欧平原
C.成都平原 D.潘帕斯草原

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为季风水田农业 B.乙为游牧业
C.丙为混合农业 D.丙为大牧场放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岁。下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阶段 B.工业化起步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C.第三产业占主导
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

下图是60° 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符合图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是( )

A.E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军事工业的集中区
B.F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②一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D.G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沿60°N附近从东向西,俄罗斯气候变化的是

A.大陆性→海洋性 B.季风性→大陆性→海洋性
C.海洋性→大陆性→季风性 D.大陆性→季风性→海洋性

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四国1997—1999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耕地总面积(千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176950
0.67

51885
2.68

95467
0.08

297319
0.30
世界
13379680
0.24

①国的国土面积比③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③国大得多,原因是

A.①国河流众多,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B.①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
C.③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D.③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

③④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

A.热带沙漠广布 B.水旱灾害频繁
C.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通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临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