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题。甲图中字母所示地区,受暖流影响明的是( )
A.M | B.N | C.P | D.Q |
当全球处于乙图反映的季节时,甲图中M、N、P、Q处于雨季的是( )
A.M | B.N | C.只有Q点 | D.P、Q |
当全球处于丙图反映的季节时,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忙于剪羊毛 |
B.黄淮海平原进入麦收季节 |
C.海南岛的蔬菜生产产销两旺 |
D.南非高原牧场草长莺飞,牛羊成群 |
下图中,当a、c值相差22°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A.21°N | B.65°N | C.45.5°N | D.11°N |
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四地气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叙述正确的
A.①冬季温度高主要原因是位于四川盆地 |
B.②温差小主要原因是临海 |
C.③地夏季气温较低主要是受地势的影响 |
D.④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是因为纬度最高 |
关于乙图中日照年变化的曲线主要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A.Ⅰ地海拔高,空气稀薄 | B.Ⅱ地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
C.Ⅲ地高寒气候,太阳辐射强 | D.Ⅳ地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
下图是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最容易形成渔场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最容易形成海雾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
B.自然带A→B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C.E处荒漠成因主要是地处内陆 |
D.F处发生地震是因为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中部地带的是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A.该地盛产啤酒花 |
B.该地1、2月份太阳能热水器效果好 |
C.该地不可能是亚洲 |
D.该地冬季水循环最活跃 |
利用该地的特色产品,可发展的油料加工业是
A.菜籽油 | B.橄榄油 |
C.大豆油 | D.花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