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
|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
|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
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的组织是()
| A.欧盟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C.亚太经合组织 | D.世界贸易组织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① 土地改革 ② 人民公社化 ③ 农业合作化 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②③ | D.③①④② |
1929年,河北小张创办小吃店“好再来”,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政府开始着手对“好再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小张在改造后的命运有可能是()
| A.继续经营他的店铺,并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 B.继续经营他的店铺,还雇佣部分工人 |
| C.不能像以前一样经营店铺,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 |
| D.不能像以前一样经营店铺,但店铺仍属他所有 |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B.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十年“文革” |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很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
|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