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
中共“一大”(1921年) |
中共“二大”(1922年) |
中国社会性质 |
未阐述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革命目标 |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
革命对象 |
资产阶级 |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革命力量 |
工人、农民和士兵 |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和科学 | 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A.《农政全书》 | B.《海国图志》 | C.《天朝田亩制度》 | D.《各国律例》 |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