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春期间,中央电视台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的民间采访。下面是部分采访对象的回答。
北京某市民:父母的谆谆教导就是我们的家风!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宁可日日下田地,不可天天串亲戚”“千金万银不及手艺防身”!……现在虽然父母都不在了,但他们话却记忆犹新!
某摄影师:我家是祖传木匠,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了。小时候,我给我父亲拉大锯。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锛,大锯只需一早晨”。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我给我父亲做学徒,必须得拉三年大锯,父亲说这三年主要是让你磨磨性子,把性子磨踏实了,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 
迪拜的中国游客:不要贪小便宜。带孩子出来旅游,我一路上给他说,你出来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千万不能贪小便宜,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如果你从小这个概念不强的话,长大了以后,小财你都慢慢贪,手就散了,然后各方面再收手的话可能就不容易了。
……
这些采访对象的回答,都很感性,但感性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那么对于家风,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你的所感所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柯灵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请以“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自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北京部分中学生曾经给《北京晚报》写信,对父母私看学生日记、老师私拆学生信件表示不满,提出呼吁:“保留我们心中的一块‘绿地’吧!”
请以“我心中的一块绿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心灵深处最美好、最珍贵、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或人、或事、或物、或景、或情。
要求:1、中心明确,感情真挚,文体规范。
2、选材真实、典型、新颖、生动。
3、800字左右。

《现代汉语词典》上,“靠”有两个重要的义项:1、凭借;依仗。例:投亲靠友、靠山吃山、靠劳动生活、万物生长靠太阳。2、信赖。例:可靠、牢靠、他很靠得住。请结合这些例子,加以自己的理解,以“靠”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注意文体,不可套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家三毛说:心之如何,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对三毛的这句话,你是怎样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请以“自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议论文;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④书写工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