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绩”和“武功”是反语,这句话把中外反动派的屠戮暴行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事进行对比,对段政府的罪行加以揭露和讽刺。 |
B.“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文句抒发了鲁迅深沉、激越的感情,其中有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的担忧,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
C.“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的木材,却只是一小块,但情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比喻,说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需要付出血的代价,“三一八”惨案就是一个实例。 |
D.“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且偷生,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鲁迅对这些人持有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
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矣”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C.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下列各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小心谨慎地)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
B.文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修饰,讲究仪表)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郁郁乎文哉(完美) |
C.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一日,大母过余曰(探望,看望) 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 |
D.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动词,结党) |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类别)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偏袒)
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
A.民到今受其赐 | B.如之何其废也 |
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A.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B.修己以安百姓 |
C.饭疏食,饮水 | D.子钓而不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