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本诗写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中的“凉”字有什么含义?
最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嗔:生人家的气;怪罪。②焙:用微火烘(药材、食品、烟叶、菜叶等)。诗的前两句描绘的山村环境有怎样的特点?用什么写法?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诗人是从感觉的那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春 寒①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①此诗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作者此时避乱岳州(今湖南岳阳)。 ②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一、二句中的“风”“寒”有何含义?
请简要分析诗人在此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渡荆门送别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