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习近平总书记边参观校园,边与师生交谈。
在学校主楼教师节主题展的展厅内,习近平驻足在北师大早年一位毕业生的公共课成绩单前。学校负责人介绍说,公共课排在第一位的是“人伦道德”课。总书记笑着对随行人员说,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该是“传道”。
材料二:当听说小学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时,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教材翻看。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此前,一些地区一年级语文课本删掉了旧版本全部8首古诗,引起争议。
请在分析两则材料内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新闻短评。要求:观点正确,理由充分。
请你调动想象,运用描写,扩写“鹰击长空”,不少于40字。(含标点,标点占格)
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____________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____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写出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节日,写三个即可。
三月三的雅集,曲水流觞诗意清朗;五月五的龙舟,先贤之风山高水长;七月七的新月,女孩乞巧心事旺;九月九的登高,青云之志任消遥。
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每点不超过4字)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