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材料二中“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如图,读图说史
美国从建国到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仅有230多年的历史。它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阅读上面三幅图文后,通过美国历史上三位杰出的总统来探究下列问题:
(1)华盛顿领导了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基石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指什么?
(2)林肯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指什么? 请你说出这场“战争”的中心措施。
(4)纵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发明
国家 |
主要发明 |
英国 |
珍妮纺纱机 |
英国 |
水力织布机 |
英国 |
改良蒸汽机 |
英国 |
蒸汽机车 |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一成就使英国"抢先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2)材料二的这些发明在世界上通常称为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至少说出二个因素)
(3)材料三表明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世界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的传记目录。
根据材料一中的人物传记目录,判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有何重大贡献?
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
时间 |
主要内容 |
1月1日 |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帝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
1月15日 |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 |
2月12日 |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
2月13日 |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言赞成共和。 |
3月3日 |
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
3月10日 |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
3月11日 |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4月1日 |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
(1)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2)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践行这一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