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按对话框中的要求说明经济学道理。
甲:考考你,你能找出漫画中蒜价蹿升的原因吗?不许说“猪流感(甲流)”,要用经济学术语哟。
乙:使用价值吧。
甲:据说,大蒜的用处挺多的。
乙:我们家一般用蒜炒菜炝锅儿,买葱姜也可以。
甲:推荐一个预防感冒的配方,叫“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买葱姜蒜的时候,比例可得合适了。
乙:好像最近种蒜的越来越多了。甲:当然,价值规律要发挥作用嘛。
党的十七大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中共中央多次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征求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最后才交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009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人们关注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高票获得通过。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你对此如何认识?(8分)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丰富了荧屏,带来了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节目的文化本性。
(1)材料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请你就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设计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文化齐鲁,风扬天下”。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会徽《齐鲁风》以“山”字为基础形态,表意泰山,体现山东;中间一座高峰,寓意先进文化,又暗含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泰斗地位。彩虹当空舞,鸟儿振翅飞,黄河水滔滔,三者的形态巧妙融合,象征着山东文化灿烂缤纷、源远流长,更预示着山东文化产业将要腾空飞越,而这一切,都被赋予一个诗意的名字和浪漫的想象。煌煌诗作《诗经》中,赫赫有述我齐鲁人文风情的《齐风》和《鲁颂》。现代与远古相对接,美术与文学相碰撞,产生了文博会会徽响亮的名字——《齐鲁风》。《齐鲁风》闪亮登场,凝聚了参与者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公众的热情支持。
(1)文博会会徽《齐鲁风》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8分)
(2)《齐鲁风》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苗登宇、副教授孙大刚等创作的,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创作源于文化创作者的想象。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4分)
有人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