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
B.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
C.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
D.用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 |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4溶液可得到MnO2,MnO2的一些性质或用途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将MnO2加热至高温再滴入浓盐酸 |
B.铝置换二氧化锰中锰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C.用石墨电极电解MnSO4溶液,在阳极得到MnO2 |
D.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均是氧化剂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含Na+数目为0.1NA |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C—H键数目为5NA |
C.常温下,14g乙烯与2—丁烯的混合气体,含C—H键数目为2NA |
D.反应:4Mg+10HNO3(极稀)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45mL氢氧化钠溶液 |
B.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C.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
D.用图2装置分离苯和溴笨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A.向NaA1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A1O2+CO2+2H2O |
B.(NH3)2+Fe(S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2NH4++Fe2++4OH— |
C.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 通电 |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溶液:S2—+2H2O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W是常见金属,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Q |
B.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C.Q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D.相同质量的Z和W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获得的氢气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