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苯和溴水、铁屑混合制溴苯 |
B.用溴水除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至70℃~80℃制硝基苯 |
D.用酒精和浓盐酸通过加热来制取乙烯 |
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及其杂质 |
检验 |
除杂 |
|
A |
Cl2(HCl) |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饱和食盐水 |
B |
NO(NO2) |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水 |
C |
CO2(HCl) |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D |
NaHCO3溶液(Na2CO3) |
Ca(OH)2溶液 |
过量CO2 |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可能含有Fe3+ |
B.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和NO3-,一定含有SO42- |
C.溶液中c(NH4+)=0.3 mol/L |
D.c(H+)∶c (Al3+)∶c(Mg2+)=1∶1∶1 |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
C.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一定有O2 |
D.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1 |
向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一定量氯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一定显血红色的是
A.氧化铁 | B.铜铁合金 | C.Fe(OH)3 | D.FeCl2 |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 NA个电子发生转移 |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
C.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