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
B.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
C.N2(g)+3H2(g)![]() |
D.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S<0 |
某无色溶液能与铝片作用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Mg 2+、Cu2+、C![]() |
B.Na+、Ca 2+、Cl-、CH3COO- |
C.SO42-、HCO3-、Cl-、K + | D.Cl-、Ba2+、NO3-、OH- |
下列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SO32--
C.通入少量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有Ca2+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Al3+ |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Al3+ |
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Al3+ |
D.一定有Fe2+,可能有Al3+,一定没有Fe3+ |
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 = 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 B.维![]() |
C.致人中毒过程中+5价砷发生还原反应 | D.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
从平时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克服不规范的操作。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O的CO2![]() |
B.萃取时振荡混合液 |
C.稀释浓硫酸 |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