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如图)。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
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 D.a>b |
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和过量的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甲醇 | B.乙醇 | C.乙二醇 | D.丙三醇 |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
对于反应2X(g)+Y(g) 2Z(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K=c2(Z)/[c2(X)·c(Y)],随着反应的进行,Z的浓度不断增大,X,Y的浓度不断减小,平衡常数不断增大 |
B.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K变小;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使K增大 |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逆反应便立即停止了 |
D.温度发生变化,上述的K值也发生变化 |
温度一定时,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4+)/c(NH3·H2O) | B.c(NH3·H2O)/c(OH—) |
C.c(H+)和c(OH_)的乘积 | D.OH—的物质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