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 |
B.0~3 min内,v(X)=0.2 mol•L-1•min-1 |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且重新平衡前v正>v逆 |
D.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
已知碳酸钙的分解①CaCO3(s)==CaO(s)+CO2(g)仅在高温下自发;②氯酸钾的分解2KClO3(s)==2KCl(s)+3O2(g)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下面有几组焓变数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
B.△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
C.△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
D.△H1=178.32kJ·mol-1△H2=78.3kJ·mol-1 |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的化合物是
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对乙醇在各反应中断键情况的说明错误的是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
B.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键②和⑤断裂 |
C.在Ag作催化剂下和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
D.和HBr共热时,键①断裂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苯(苯酚)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液 |
B |
甲烷(乙烯)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碳酸钠溶液 |
分液 |
D |
乙炔(硫化氢) |
硫酸铜 |
洗气 |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