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曹操得知关羽离去,就索性送个人情给他,亲自追上为他送行,赠金赐袍。因为关羽没有曹操的关文,又连杀五关的六名守将,夏侯惇赶来要擒关羽,曹操又差三人传谕各处关隘,给关羽放行。(28回) |
B.曹操平定冀州后,立即起兵讨伐袁谭,袁谭求救于刘表。刘表听刘备之言,修书袁谭劝其兄弟和解,并派兵支援。可惜袁谭兵败身死。袁谭死后,曹操听从许攸的建议,远涉沙漠,进军乌桓,乘胜追击袁尚和袁熙。(33回) |
C.蔡夫人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刘琮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刘备自知失言,连夜离开荆州回新野。蔡夫人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在宴会上,伊籍告密,刘备借如厕之际,骑的卢马仓皇而逃。(34回) |
D.夏侯惇率十万曹军正向新野杀来,诸葛亮经过周密安排,定下火攻之计。赵云诈败诱敌至博望坡,刘备引军接应交战。诸葛亮和刘备一起回到新野后,刘备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有一日,刘备亲自结帽送给孔明。孔明看见,非常生气,批评刘备。刘备把帽子扔在地上。(39回) |
E.荀攸为曹操献诈降之计,于是曹操派出蔡瑁的族弟蔡中、蔡和到江东诈降。这二人一见周瑜,就哭拜说要为兄长报仇,周瑜一听大喜,重赏了二人,并命甘宁引军为前部。但甘宁提醒他说这二人不带家小,恐怕是诈降,周瑜一听觉得有理,遂决定将计就计。(46回)
下列有关王实甫及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共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该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
B.《西厢记》表现了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杂剧之冠”。 |
C.在艺术上,《西厢记》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张珙、杜丽娘、崔老夫人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
D.《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对后世的戏剧、小说创作影响较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
下列对《史记》内容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精彩的篇目之一。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语言生动。文中破釜沉舟、四面楚歌、兔死狗烹、风声鹤唳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
B.《廉颇蔺相如列传》热情赞颂了廉颇、蔺相如的品德与才干。传文着重刻画了他们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完璧归赵”写了相如智,“渑池之会”写了廉颇勇。 |
C.《刺客列传》共记载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的故事。太史公站在审美与赞赏的角度来看待刺客的行为,认为侠客们做事都是目标明确,敢做敢当。 |
D.留侯萧何是汉高祖刘邦最得力的谋臣之一,也是刘邦善于任用人才的一个样板。他曾经刺杀过秦始皇,后来机缘巧合,他成为一个“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谋士。 |
下列有关《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所以叫“楚辞”。《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 |
B.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九歌》,袭用了古代乐歌的名称,共十一篇。其中保存了关于云神、山神、湘水神等的神话故事,是研究上古民俗和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
C.《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继《诗经》之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
D.《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的句式,形式活泼,适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
下列有关《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作品。本称《诗》,据传是孔子撰写,汉代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首。 |
B.《诗经》中的《雅》多是贵族祭祀的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的价值。 |
C.《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对《诗经》进行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
D.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心而论额手称庆披沙拣金钓鱼竿 |
B.仗义直言再接再厉集腋成裘捅娄子 |
C.攻城掠地卑恭屈膝春意阑珊一幅对联 |
D.出类拔萃遗误战机国学精典察颜观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