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材料: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直接取法自然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 (1) 。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2) 。
(1)
(2)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我喜欢聆听,因为聆听像春雨给花朵带来美丽,像清风给小树带来风姿,像阳光给禾苗带来欢乐。
我喜欢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当今语言狂欢的年代里,新词新语层出不穷,许多新词的产生具有不可预期性。近来,只要稍微留意,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又有一个新词迅速蹿红,开始受到各种媒体的青睐,就连堪称“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也不例外。请看:
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月10日)
这条新闻标题位于头版头条显著位置,报道的是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华丽转变一事。这里“给力”是动词,指“大力支持,发挥作用”,整个标题的意为“提供支持和力量,使江苏成为文化强省”。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立即受到广大网民和语言学界的空前关注,成为热议的焦点。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分)
雨作为自然界常见的景物之一,极易触发人们的心理,产生各种想象。请依据雨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或气氛,合理想象,适当描写人物心理,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写一则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字。(5分)
据美国媒体1日报道,美国航天局去年5月丢失一台未经加密的笔记本电脑,电脑中存有国际空间站的控制码。
据报道,这一信息由美国航天局总监保罗·马丁在2月29日提供给国会众议院的一份书面证词中透露。马丁承认,2010年至2011年间,航天局共发生5408件与电脑有关的安全事件,导致航天局系统遭到非法入侵并被装上恶意软件。
美国媒体认为,尽管每年在信息技术安全方面的花费超过5000万美元,但美国航天局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相当糟糕。平均下来,美国联邦机构大约54%的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都经过加密,但航天局经加密的移动设备只有大约1%。
。 |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晨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