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 |
| B.卡文迪许测量出了静电力常量 |
| C.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场的研究 |
| D.牛顿提出了场的概念 |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R4=1:2:3:4,C为电容器,A为电流表,当电路中某个电阻断路瞬间,发现有自上而下的电流通过电流表A,则断路的电阻可能是 ()
| A.R1 | B.R2 | C.R3 | D.R4 |
如图所示,abcd是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长方形线框,导体棒MN有电阻,可在ad边与bf边上无摩擦滑动,且接触良好,线框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MN棒由靠ab边处向cd边匀速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MN棒中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
| B.MN棒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
| C.MN棒上拉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 D.矩形线框中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两带电平行板的正中间沿与匀强电场垂直的方向射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当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时,它恰能穿过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上.现欲使质量为m、入射速度为v/2的粒子也能恰好穿过这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在以下的仅改变某一物理量的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 A.使粒子的带电量减少为原来的1/4 |
| B.使两板间所接电源的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
| C.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倍 |
| D.使两极板的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
宇航员在地球和某星球表面做了两个对比实验.实验一:在该星球和地球上以同样的高度和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发现其水平射程是地球上的4倍.实验二:飞船绕该星球表面的运行周期是它绕地球表面运行周期的2倍.则该星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和半径之比分别是()
A. , ![]() |
B. ,![]() |
C. , ![]() |
D. , ![]() |
下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