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给A施以一水平力F,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 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可能是( ).
A.3 | B.2 | C.1 | D.0.5 |
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A物体沿B物体的斜面匀速下滑时,楔形木块B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所受外力的个数为3个
B.楔形木块B所受外力的个数为5个
C.桌面与楔形木块B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D.地面对楔形木块B的支持力一定大于A、B重力大小之和
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F作用下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合外力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改变 |
B.t1到t3 时间内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
C.t2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合外力也为零 |
D.t1到t4时间内物体回到出点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则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
B.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而被称为测出地球质量第一人 |
D.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
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和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不计球的大小)
A.24:1 | B.25:24 | C.25:1 | D.24:25 |
重为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竖直向上的较小的力F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的夹角α = 60°,如图所示。缓慢增大F,到两球刚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 |
B.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变大 |
C.球刚要开始运动时,地面对球没有支持力 |
D.球刚要开始运动时,球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